大阪世博會上,這家激光企業驚艷了全世界
光影交織中,270度環幕上正在展示我們的科技成果:全球首次月球正背月壤對比、探月火箭載祝福破空升騰、深海蛟龍第一視角遨游,館內的國際游客們不由得發出陣陣感嘆。
中國館的“九天攬勝”和“五洋遨游”兩大展項,妥妥的全場焦點。得益于先進的工程投影技術,展館現場的光影效果繽紛絢麗,讓人流連忘返。
由此,筆者突然意識到,不知從何時起,中國的高科技企業變得比以前更愿意展示自己的硬實力了。
大阪是松下總部所在地,而松下的投影業務則全球知名。是誰敢在日本本土,松下的大本營“砸場子”?
自然是來自中國的科技公司。
這次負責中國館光影視覺方案的,其實就是半導體激光領域的龍頭企業:光峰科技。
光影先行,中國硬科技走向世界
世博會是一場國家風采展示會。
自1851年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開創先河,世博會始終是各國展示科技實力的頂級舞臺。
聊起世博會,大家印象最深肯定得是上海世博會。
2010年上海世博會曾創下很多個“最”,參觀人數最多,展廳面積最大,參展國家與組織最多,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奧運會的3.49倍。
也由此,人們意識到了世博會的兩大價值,一個是展示科技和文化成果,另一個是帶貨。
拿下世博會的項目,本身就是一張耀眼名片。
當初上海世博會期間,海爾集團作為山東館、美國館、新西蘭館、意大利館的贊助商,海爾在山東館構筑了“U—home物聯網生活”體驗中心,讓全球人民體驗產品,世博會后,海爾進一步打開了海外市場。
安防巨頭大華股份,承接多個場館監控設備供應任務,提供了包括高清網絡攝像機、視頻存儲設備、視頻管理平臺等在內的高品質、高可靠性和高適應性的監控設備。
上海世博會期間展現出的技術實力,由此同樣推動了大華海外業務的發展。相關數據顯示,參展企業后續獲得的國際訂單平均增長達45%。
于企業而言,世博會是一個難得的增量機會。
掘這個增量機會的前提,是技術、產品的硬實力夠強。
大阪世博會上,“九天攬勝”和“五洋遨游”大放異彩,搭配全息投影交互裝置,可以通過交互系統寫下對航天事業的美好寄語,這些寄語還會隨著火箭升空的模擬場景,化作漫天的璀璨星光。
這一刻,中國幾十年的科技創新積累,無數科研人員付出的意義被具象化了。
這背后的底座,其實也是我們半導體激光領域的硬實力。
敢在松下老家“砸場子”,光峰科技有足夠底氣。
展示技術風采的背后,市場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洛圖科技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投影市場中,中國大陸市占據貨量全球市場份額第一。從2022年起,日系品牌在國內商用投影市場的份額不斷下降,從2022年初的59.9%降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47.7%。
ToB市場,變化更明顯。奧維睿沃的數據顯示,2023年在工程激光市場份額上,光峰科技穩坐第一。
硬實力夠強,出海才能更有的放矢。
這次大阪世博會有一個很重要的細節:在中國館之外,光峰科技還負責了柬埔寨館和非洲加蓬館的光影呈現方案。
這意味著兩件事兒:
1、以此為起點,未來光峰科技出海就有了更多空間。
2、光峰科技在世界舞臺上不斷亮相。其實也是打破和重建海外市場認知的一個過程。
實力對比的變化、市場份額的變化,其實遠遠比人們對品牌感知的變化要快。尤其是海外市場。
不僅投影這一個領域,很多領域都是如此,我們實力很強,雖然社媒已經十分發達,但因為種種原因,在海外的品牌認知一時難以改變。
比如汽車行業,我們有比亞迪,有問界,但因為產品沒有走出去,沒有充分展示出來,很多國家民眾對我們的認識還停留在汽車荒漠的階段。
但是無論是智能駕駛,還是整車的制造上,只要體驗過新能源車的消費者,無論中外,都直呼已經回不到油車上了。
鑒于此,就更需要展示硬科技的舞臺,世博會這樣的舞臺,最具性價比影響力也足夠大。
我們社會經濟發展到今天,迫切地需要向外增長,當遇到了這樣的舞臺,該怎么去操盤,怎么去把我們的硬實力更多地轉化為軟實力?
這次大阪世博會上的光峰科技,給國內的科技企業打了個樣。
雙輪驅動下的科技股
老粉絲都知道,我關注光峰科技很久了,也很了解光峰的技術、產品實力都在線,放眼國際也很能打,光峰其實一直都缺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
光峰科技在這次大阪世博會,牢牢抓住了這個機會。
由此帶來的價值增量,在于兩個方面:
一個是業務端,ToB的激光工程業務可能會更容易獲客。
光峰科技本身就是中國工程激光投影領域的領軍企業,2023年上半年:光峰科技在工程激光投影市場銷量份額15%、銷額份額14.4%,排名行業第一。
這次通過中國展館,光峰再次樹立了標桿。
國內的各種賽事活動,各種大型會議都以世博會為樣板,承接中國館的工程業務所代表的意義不言自明,接下來,政商市場、教育市場的訂單更容易拿到了。
肉眼可見的未來,光峰在這部分市場的優勢大概率會進一步擴大。世博會作為名片的含金量,也會繼續提升。
二是To B 海外業務,工程業務的想象空間大大增強。
世博會作為標桿案例影響力也能拓展到海外。
在政策上,歐盟可能在2026年全面禁汞,新規的實施將刺激更多的投影品牌在非家用市場從汞燈轉向激光光源的布局。
在這方面的技術,光峰其早就有布局,其全系工程投影產品均采用激光光源,原創的ALPD半導體激光光源技術,解決了傳統激光顯示的高成本、散斑等問題,奠定了行業主流技術路線。
也就是說,接下來海外市場ToB市場增長還有很多想象空間。
長遠看,這兩個增量都很重要,關乎實打實的業績成長,也關乎二級市場的價值重估。
從科技企業出海的范例來看,海外收入和國內收入的最終比例會趨近于1:1。未來這些增量,有可能會逐步地釋放出來體現到估值上。
從機構對光峰科技態度來看,也是持有類似觀點的。天風證券,浙商證券等券商團隊,也給出了“增持”“買入”的評級。
隨著中國工業體系的不斷發展,工程師人才紅利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有了走向世界的實力,有時候需要的只是一個契機而已。
這次是光峰科技,下一次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