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和北大眼科醫生認為激光電視比液晶電視護眼
導讀: 家電消費網1月25日訊 今天家電消費網獲悉,在1月23日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主辦的2021健康家電發展論壇暨安全護眼專家倡議發布會上,針對假期學生用眼需求,與會專家發起倡議書:需要使用電子產品
家電消費網1月25日訊 今天家電消費網獲悉,在1月23日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主辦的“2021健康家電發展論壇暨安全護眼專家倡議發布會”上,針對假期學生用眼需求,與會專家發起倡議書:需要使用電子產品時,選擇優先次序依次為超短焦激光電視、傳統投影儀、普通電視、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其中,電視產品應盡可能選擇大屏幕、高分辨率、高清晰度電子產品,如激光電視等75寸及以上大屏幕反射成像類產品。

“激光顯示在當今所有視頻產品中,相比來說是最護眼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介紹,激光電視采取的反射成像原理可使人眼接收到的光線柔和,同時像素之間無邊緣效應,有效降低人眼視覺疲勞。而且激光電視的亮度在300-400尼特之間,位于人眼最佳視覺感知線性區,可展現出高色飽和度和細膩的色彩變化,讓人觀看舒適度很高。另外,激光電視藍光波長超過450nm,沒有對眼睛有傷害的短波藍光(445nm以下)。
許祖彥院士認為,激光電視技術上全面滿足超高清、大色域、大顏色數的超高清電視標準,而其具有的觀看舒適度高、有護眼優勢,符合顯示技術發展方向和趨勢,將成為下一代顯示產業主流,也將成為用戶選擇更換電視產品的重要動力。
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主任趙明威指出,無論是玩還是學,看屏幕的過程中都必須遵循“20-20-20”法則,即觀看電子屏幕20分鐘后,要抬頭遠眺20英尺(6米)外20秒鐘以上。依據倡議書標準,在電子產品的選擇上,他建議盡可能選擇超短焦激光電視等大屏幕產品。
日前激光電視領軍企業海信還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與行業分享1000項專利,用專利共享和技術升級推動激光電視產業發展。(杜佳)
責任編輯:z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