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的干凈僅是入門!沒這些功能的洗衣機還是別買了
看不見的細菌和病毒活躍在洗衣機內部和衣物上,在我們穿上清洗過的衣物后,細菌病毒已然悄無聲息在我們的身體上繁衍壯大。如果你身上出現皮膚問題時,不妨考慮考慮罪魁禍首是否是你家的洗衣機。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忽略了以上的問題,直到這次疫情的出現,人們開始將目光更多地放在健康家電上,而洗衣機就是其中之一。僅僅清洗干凈衣物已經不夠,能夠有效殺死細菌和病毒的洗衣機已經成為普羅大眾的共同需求。
其實大家可以在各類電商平臺上進行搜索,就會發現殺菌功能幾乎成為洗衣機的必備條件,筆者在這里整理了部分知名品牌洗衣機最主流的殺菌方式,發現不外乎以下幾點:高溫煮洗、蒸汽除菌、臭氧除菌和銀離子殺菌。那么問題來了,這些殺菌方式的依據是什么,又是否能有效殺菌呢?我們來一一了解。
高溫煮洗
可以說,高溫煮洗是最傳統也是最容易實現的殺菌方式。從字面上就可以了解,所謂的高溫煮洗就是將水加熱到一定溫度,在通過一定時長的清洗,讓細菌內的蛋白質在高溫下變性凝固,以達到殺菌的目的。不僅是細菌,病毒也是如此,只要高溫破壞了病毒的蛋白質結構,就能做到滅活病毒。以新冠病毒為例:它在56℃的高溫下三十分鐘就會被殺死,雖然各類洗衣機并未給出能夠殺死冠狀病毒的承諾,但就數據來看,理論上高溫煮洗是能夠殺死冠狀病毒的。
還有一些洗衣機表示采用的是“巴氏除菌”法,事實上,就是卡在了“50—60℃”這一偏低,但又能達到滅活細菌病毒條件的溫度上,與高溫煮洗同宗同源。
蒸汽除菌
蒸汽除菌又被一些洗衣機產品冠名為“空氣洗”,可以說它是在高溫煮洗基礎上衍生而出的,同樣是利用高溫能夠破壞細菌和病毒蛋白質來滅活這一原理。當水蒸氣附著在衣物表面以及穿梭至衣物內部時,就能夠釋放熱能,匹配足夠的時長,就能做到殺菌消毒。
以上兩種方式都能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但缺點也顯而易見:過高的溫度容易對衣物造成傷害。同樣,產品方也關注到了這一點,所以推出了臭氧除菌。
臭氧除菌
對于這一方法,不同產品有不同的叫法:超氧氣體除菌、智氧除菌或者空氣洗。而對于臭氧的應用,也分為“干洗”和“水洗”兩種方式。
在筆者搜集到的洗衣機中,大部分都采用了“干洗”的方式,利用臭氧發生裝置,將空氣中的氧氣轉化為臭氧,讓其滲透植物纖維,分裂并去除細菌,或者用以瓦解附著在筒壁上的殘留細菌。
而“水洗”則是由于臭氧極易溶于水中,能夠將洗滌水變為臭氧水。當臭氧水濃度達到0.1~0.2mg/L時即可殺菌;達到0.4mg/L時即可滅殺病毒。
但無論是“干洗”還是“水洗”,其實就是一種生物化學氧化反應,原理有三:簡單來說就是臭氧能夠破壞細菌和病毒的細胞器和DNA、RNA,破壞新陳代謝致死;或者氧化分解細菌內部降解葡萄糖所需的酶,“餓死”細菌;亦或侵入細胞內使其“病死”。
臭氧除菌的好處顯而易見,它殺菌消毒更為徹底,甚至可以殺死高溫不能高溫煮洗和蒸汽殺菌不能解決的芽孢。另外這種方式不會損壞衣物,適合各種材質;臭氧還能轉化為氧氣和水,不會造成污染的同時,其強烈的氧化性和分解能力可以增強洗滌劑的去污能力。不過“成也蕭何敗蕭何”,這強大的氧化能力會使有色衣物掉色,所以清洗深色衣物時一定要注意時長。
銀離子除菌
銀作為一種金屬帶有極強的正電荷,能夠有效吸附帶有負電荷細菌或其他有機生物。正負電荷發生反應后致使細菌等有機生物死亡。即為銀離子除菌。但它不能殺死全部菌種細胞,所以在此基礎上增設藍光發射裝置,促使羥基自由基的產生,進而殺死銀離子所不能消滅的有機生物,即光動銀除菌。或者運用抗菌殺菌作用極強的納米材料,使細菌體內的蛋白酶喪失活力,致使細菌死亡,這就是納米銀除菌。
當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烈的時候,僅僅能夠清洗肉眼可見的污漬的洗衣機肯定會被逐步淘汰,所以產品方也都將目光投入到除菌消毒這一功能上。在應用上述除菌技術的同時,產品方還會應用一些抑菌材料以達到更健康的衣物洗護。不過再好的除菌技術也是“治標不治本”,纖維、灰塵、細菌等堅固地附著在洗衣機夾層內,在常溫中繁殖、發酵,使用洗衣機的時候就會再次污染衣物,所以筆者建議大家一定要定期找專業人士進行全面的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