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海信激光電視打得贏友商 打不過時間?
導讀: 家電消費網12月7日訊 近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訴TCL王牌電器(惠州)有限公司商業詆毀一案作出一審判決:TCL惠州公司在其運營的TCL電視官方微博、官方抖音賬號發布惡意貶低海
家電消費網12月7日訊 近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訴TCL王牌電器(惠州)有限公司商業詆毀一案作出一審判決:TCL惠州公司在其運營的“TCL電視”官方微博、官方抖音賬號發布惡意貶低海信激光電視的短視頻內容,具備主觀侵權故意,損害了原告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構成商業詆毀,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0萬元。
不過,盡管TCL敗訴,但有評論表示,海信激光電視打得贏友商,卻無法打得過時間。時間是激光電視的天敵。
“TCL只不過說了一句大實話,說了一下激光電視不好,就被海信以沒有證據,污蔑為由,打贏了官司。法院的一紙判決也不能說激光電視就是好的。”家電消費網看到有網友如此評價TCL和海信關于激光電視之爭,“真理的燧石永遠是越敲擊越光芒。哥白尼哪怕倒在了審判臺上,也會努力告訴公眾:地球不會因為對我的審判而不再繞著太陽轉動。”
坊間有聲音認為,等兩三年過去了,第一批激光電視用戶很快會發現,就像其他投影類產品一樣,激光電視時間一到,亮度、色準等指標的衰減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到來。
特別是再過一兩年,當Mini LED、Micro LED等新一代顯示技術的電視大批量走下產線,炒作出來的關于激光電視的美好,就會坍塌。
原理是在技術底層,激光電視還是“投影”產品。基礎物理學原理告訴我們,投影的效果就是不如電視。
還有觀點認為,在激光電視的話題面前,海信沒有實事求是,總是想將公眾的注意力引入到“自主創新”的關鍵詞上。事實上,激光電視的關鍵部件從來不曾國產,一直都被TI(德州儀器)、日亞(日亜化學)、理光(Ricoh)、DNP(大日本印刷)這四大廠商死死捏在手里。
“手握重器的國外廠商,卻從來沒想過自己去生產激光電視。激光電視這么一個在技術源頭無人問津的產品,反倒在中國大行其道,著實讓人浮想聯翩。”
還有觀點認為,把用戶當韭菜,激光電視的另一路刀法就是“恐嚇”,通過保護視力的說辭來掩飾亮度不夠的天生缺陷。此前,人民日報旗下的《生命時報》早已駁斥過這一結論:多位眼科專家認證,激光電視不護眼。(杜佳)
責任編輯:z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