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依法擊退北京河圖圖片公司 發召集令欲聯合發起刑事訴訟

該網友表示,公司于今年四月被北京河圖公司以照片攝影作品侵權訛詐,現已掌握確切證據證明作品版權非河圖公司所有。
“河圖公司的意圖相信社會各界已心知肚明,現本人欲以《刑法》第261條侵犯知識產權罪搜集證據起訴北京河圖公司。”
該網友表示,截至目前北京河圖圖片創意有限公司已提起侵權訴訟一千九百余起,以每起八百元金額計算,涉案金額遠超一百余萬人民幣,達到刑法規定之“嚴重情形”,若勝訴則應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現向社會征集受害者共同提起訴訟,抵制該公司的侵權訛詐行為,請愿意與我共同提起訴訟者私信與我聯系。”
據該網友介紹,其單位公眾號轉載了一個圖片日前被北京河圖公司來電話稱侵權了,索要一萬元,可以交900元和解。“如果不和解,就讓北京互聯網法院判決。”“你可以看看,法院都是判我們贏的。”
“這不是錢多錢少的事,”該網友表示,誰都不愿意遭到訛詐。比如,河圖公司法務稱誰手里有原圖誰就有著作權,這個說法就是錯的。顯然對方不了解知識產權法,知產法規定作品完成時作者即享有著作權,是作品完成主義。因為該公司離職員工當時向一個圖片網站購買了版權,所以該公司認為,河圖創意持有的圖片也不是原圖,“我方心知肚明其為網絡下載”。
最讓該公司覺得無法接受的是北京河圖公司出具的攝影師授權聲明。“授權的可能不是原作者,河圖創意有可能拿網上照片偽造作者來碰瓷。”
“最后一次通話,我說北京河圖偽造證據,我們會反訴其擾亂司法秩序,妨害司法公正,而且提起訴訟共1900余起,按每起八百金額核算,河圖公司涉案金額已經達到刑法規定的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嚴重違法情形,”該網友告訴家電消費網,河圖沒聽完就把電話掛了,之后公司暫未收到起訴狀等任何信息。
家電消費網向北京河圖創意公司求證,但多次撥打其法人馮飛燕的電話,一直未能撥通。
此前,多家媒體就報道過北京河圖創意圖片公司打著版權旗號,行惡意索賠之實,一張圖片索要一萬元賠償的文章。“我們被比視覺中國還惡心的公司訛上了,叫河圖創意”,“四處敲詐碰瓷,視覺中國之后,還有北京河圖”,“天下苦河圖公司久矣 記者調查發現五大問題”。
天眼查獲悉,北京河圖創意圖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法人馮飛燕。中國圖庫為北京河圖創意有限公司下屬的圖庫。在2018年、2019年,北京河圖創意圖片有限公司馮飛燕曾在微博年會、微博上高調展示其自行研發的AI查盜圖軟件。
今年6月,國家版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啟動“劍網2020”專項行動。重點之一是“著力整治圖片機構、版權代理公司存在的假冒授權、虛假授權、惡意索賠等行為,進一步規范圖片市場版權傳播秩序。”
今年7月,北京互聯網法院發布的關于涉網圖片類著作權案件的調研報告明確指出,“個別圖片公司或者律師甚至專門從事圖片維權訴訟,主動鎖定圖片權利人,利用專業軟件檢索到侵權行為后再向圖片權利人尋求授權,以提起訴訟的方式獲取不正當商業利益。”報告認為,這種維權方式已經成為這些圖片公司的主要經營方式和部分律師開發客戶和案源的主要渠道。
近來,家電消費網關于北京河圖創意圖片有限公司涉嫌惡意索賠的系列報道引發社會關注,很多受害公司向本網站訴說河圖騙局。家電消費網還將調查文章呈送給了北京互聯網法院。上周,北京互聯網法院主管副院長回復已關注到家電消費網的系列報道。(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