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農 蘇寧探索多種農產品C2M供應鏈模式
如何打通從生產到銷售的鏈路,成為鄉村振興、產業扶貧關鍵一步。近年來,C2M(用戶直連制造)迅速崛起,成為電商興農一大亮點。該模式通過電商渠道,讓農戶和工廠直接對接消費需求,減少中間環節,節約流通成本,一方面讓生產者獲得更多利潤,也讓消費者得到更多實惠。各電商巨頭利用平臺優勢,打造出一批批頗具地方特色和知名度的農產品。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一份題為《大力發展C2M生產基地 助農富農推動鄉村振興》的建議中提出,為更好地實現助農富農,消除生產種植和銷售環節信息不對稱、渠道不通暢等問題,應進一步統籌資源,政府、電商、農戶、院校多方聯動,推動返鄉年輕人成為創富主體,帶動形成以共同富裕為目標、以行政村為具體單位、以C2M模式為特色、以線上線下融合為主要銷售手段的鄉村生產基地。
“許多實例證明,返鄉創業的商戶以村為單位聚集,依托電商企業賦能建設C2M基地,不僅自己致富,更帶動了周邊村民脫貧增收。”張近東建議地方政府出臺針對鄉村C2M基地建設的扶持政策,對于達到一定規模并有效帶動增收、就業的行政村和創業者,在物流、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同時,對將銷售和物流網絡延伸到鄉村,為農村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的電商企業,給予包括土地購買、場地租用、水電優惠等支持,雙管齊下助推農產品上行。
近年來,蘇寧積極推進模式創新,依托線上線下優勢助農富農,在C2M基地建設上積累了豐富經驗,探索出蘇寧村、拼基地、拼工廠、C2M產業帶等多種涉農產品供應鏈模式,并對合作農戶、商戶提供流量、物流、資金、技術等全方位扶持。
(去年底,蘇寧發布鄉村振興“521”計劃,蘇寧村成產業興農重點。)
以蘇寧村為例,其思路是以核心農戶為中心推動整個村的發展,將地方特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滿足5大條件(以行政村為單位申報;在蘇寧拼購年營業額500萬元以上;全村10%以上人口從事拼購或相關工作;企業和商品資質齊全;商品優先供應蘇寧拼購銷售)的行政村獲得認證掛牌后,商戶可享受“萬店推廣+5億流量+10億補貼”等扶持政策。
去年11月,首批10個蘇寧村獲得授牌,黑龍江慶安大米、四川鹽源蘋果等優質農產品通過蘇寧平臺走向全國。
按照計劃,未來十年蘇寧將在全國建設5000個這樣的蘇寧村。
中華特色館是蘇寧聯合地方特色商家、老字號共同建設的線上專業市場,主要涵蓋地方美食、特色手工藝品、家居、旅行等品類,帶動地方特色商品銷售。2019年,蘇寧在線上開設477家中華特色館,覆蓋全國1082個縣市,累計助農銷售近70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多地農產品面臨滯銷問題。蘇寧秉持開放賦能理念,接連推出“助農18條”“援鄂13條”等措施,對農戶和中小商戶在平臺入駐、流量、培訓、物流、金融等方面提供扶持,打通農產品上行通道,受到多部門肯定。
“隨著蘇寧開放賦能生態的形成,我們正逐漸實現從過去捐贈式輸血扶貧向產業型造血扶貧轉變,推動企業資源與社會發展全面有效對接。”張近東表示,響應國家號召,蘇寧將進一步推動自身產業發展、資源能力、業務布局與社會事業全面深度對接,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