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草视频-四散的尘埃在线观看-四库国产精品成人-四虎最新网址入口-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三季報:海爾智家、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區別在哪兒?

2019-11-06 16:23:47   來源:大眾財經網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10月30日晚,海爾智家、美的集團、格力電器陸續發布2019年三季報,家電三巨頭憑借在營收與凈利潤雙增長的良好業績,不僅在資本市場獲得投資者的認可,也在次日領跑家電版塊。  雖然家電行業承壓運行,但從
  10月30日晚,海爾智家、美的集團、格力電器陸續發布2019年三季報,家電三巨頭憑借在營收與凈利潤雙增長的良好業績,不僅在資本市場獲得投資者的認可,也在次日領跑家電版塊。

  雖然家電行業承壓運行,但從三季報來看,三家企業在各自領域的成就可圈可點,亮點頗多。作為海爾集團子公司之一,海爾智家營收、利潤逆勢上揚,分別增長7.7%和26.2%,且唯一披露生態收入,整體增長55%達到33.7億元,三季度利好兌現股價一路高升;美的集團前三季度營收增長6.9%,達到2218億元,營收體量三家最高,市值突破4000億元;格力電器則延續空調板塊的技術優勢,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42%,今年專利申請數量已經破萬,現金流暴漲備受關注。

  雖然同為中國家產業的翹楚,但在龐大數據的背后,卻是大相徑庭的品牌策略和經營哲學,挖掘三季報的各項數據也能發現,三家企業穩健增長的背后含金量各不相同。

  海爾智家的三季報是一份"品牌財報"。從三季報披露的信息看,海爾智家在生態品牌、高端品牌、海外創牌三個方面表現優秀。

  美的集團的三季報是一份"規模財報"。三季報中,美的集團最突出的亮點是營收規模最高。另外,其貫徹多元化發展,嘗試涉足AI、芯片、傳感器等新興領域以補足短板,前景可期,但還沒有形成高增長。

  格力電器的三季報是一份"利潤財報"。混改后的格力在營收上和凈利潤上,空調板塊依然是"一枝獨秀",雖然其多元化布局并不順利,但入股手機半導體大廠聞泰科技已成定局,造芯之路蓄勢待發。

  海爾智家"品牌財報":高投入換長遠發展

  說海爾智家是"品牌財報",在于它的發展史就是一條"品牌建設"路。這條路很長也很難走,從上世紀90年代放棄OEM(貼牌代工)堅持出海創牌、到創建卡薩帝高端品牌、再到轉型生態品牌,無一不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成本投入。

  投入是漫長的。20年來,海爾智家在海外建設了122個工廠、10個研發中心、組建起7大品牌集群;在2006年行業還在抓質量、談性價比時,海爾智家開始孵化卡薩帝,用13年持續投入研發、制造、營銷的全鏈條建設;同年,海爾也開始前瞻性的布局智能家居,13年后的今年,海爾智家用更名向外界傳遞出All in智慧家庭生態品牌的決心,從場景、生態兩端帶來了全新的商業模式。

  三季報的數據看到了高產出。海外方面,海爾智家前3季度海外收入整體兩位數增長,占總營收的47%,近100%自有品牌;高端方面,卡薩帝第三季度營收增長42%,卡薩帝冰箱、洗衣機在萬元以上市場份額分別是40.6%、76.8%;卡薩帝空調在1.5w以上市場份額達到41.26%;生態品牌方面,海爾智家生態收入達到了33.7億元,同比增長55%。

  但是,前期的營銷投入,直接造成短期利潤率,也讓外界開始質疑海爾智家是否"力不從心"。不過這條路雖然難走,卻也是最具前景的。從2018年開始,海爾智家的營銷投入開始遞減,收入卻在遞增。

  在春天撒下種子的海爾智家,正在迎來收獲的秋季。

  美的"規模財報":沒有特色就是最大特色

  再說美的"規模財報"。美的營收、市值無疑是三兄弟中的"大塊頭",目前它的主業務已經從空調擴展到除電視外的所有品類,但除了龐大的規模,這家企業似乎并沒有其他的亮點。業內專家劉步塵曾評價:"美的沒有明顯的短板,也沒有明顯的優勢,沒有特點可能是它最大的特點。"

  美的轉型科技企業的決心有目共睹,但目前還沒有非常突出的科研成果。去年,美的研發投入98億元,高于格力、海爾,但從產出來看,代表國家創新最高榮譽的"國家科技進步獎",美的總計獲得1項,格力是3項、海爾智家是15項。

  在全球化方面,美的也在積極布局。目前,美的海外營收占比40%,受益于OEM模式在利潤、成本上控制的也很好,但自主品牌出口占比較小。這些年美的也通過收購庫卡、東芝積極布局全球品牌體系,成效喜憂參半。三季報來看,庫卡仍處在調整期,Q3營收下滑2%、訂單下滑16.7%。

  高端領域,美的在2018年創立的高端品牌COLMO,已經推出冰箱、冰洗等全系產品,COLMO空調上市36天賣了近2000套。但高端品牌的塑造并非一日之功。美的管理層此前透露COLMO上市半年"銷售規模百萬級,收入貢獻不大",而卡薩帝2018年的銷售收入超百億元,可見COLMO仍需長期經營和持續投入。

  格力"利潤財報":絕對依賴空調,加速多元化轉型

  在國人心中,格力已經與"空調"進行了強綁定,這一點也體現在它的營收結構上。從數據來看,空調依然是格力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僅憑借空調產業就能帶動格力龐大的營收規模、盈利基數實現上漲,說明格力已經在技術、利潤和成本上做到了極致。這離不開企業對研發的重視,格力曾有平均每天37項專利的說法,而三季報顯示,格力從年初至10月24日申請的專利數量破萬,目前一共擁有59107項專利。

  可以說,格力已將空調做到了極致。然而,物極必反,月盈則虧。"極致"往往意味著天花板,所以,格力在空調板塊的上升空間勢必不斷縮小。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格力也開始加速多元化布局,畢竟,80%的營收來自空調板塊太過于絕對,因為絕對的依賴,也意味著絕對的風險。

  目前,格力多元化在生活電器、高端裝備、通信設備等領域還沒有形成高增長。近些年,格力積極試觸智能家居,并在8月份智博會上升級亮相"零碳健康家"智慧家居系統,陸續推出語音空調、洗碗機等新品。而在最近發布的公司章程修訂案中,格力計劃在經營范圍新增研發、制造、銷售新能源發電產品、儲能系統及充電樁等,為多元化加碼,這些投入都需要一個轉化過程才能見效。

  回溯過往,海爾智家、美的集團和格力,無疑是拉動國內家電行業創新發展的"三駕馬車",而接下來的十年,家電行業勢必在新興技術推動下迎來新一輪變革。到底未來三家企業將走出各自如何差異化的路?一切只能交給時間去驗證。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